老铁们,最近是不是总刷到一种论调,说钱难赚,屎难吃,干啥啥不行,躺平第一名。
刷多了感觉整个世界都灰蒙蒙的,跟北京连续一礼拜的雾霾似的,不光看不清道,呼吸都有点痛。
但魔幻的是,就在我们为下个月的花呗发愁时,有些地方正在用一种极其硬核且枯燥的方式,把经济这台快熄火的发动机,重新给盘活了。
这地方就是山东,这方式就是我们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,但从来没整明白的——产业链。
你一听这词,是不是脑袋里就浮现出领导讲话、PPT汇报、还有一些不明觉厉的K线图?
打住。
一篇好的财经文章,就是把复杂问题扒光了给用户看,顺便再踹两脚。
今天,咱们就把山东这个“产业链突围”扒光了看。你会发现,这根本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经济学理论,这就是一场大型现实主义的MMORPG开荒,一场把所有玩家都逼到墙角后,不得不联手打世界级BOSS的求生之路。
所谓产业链,说白了就是攒一个局。
过去咱们的模式是啥?单打独斗,自由搏击。我开个小厂,你做个外贸,他搞个贴牌,大家各自凭本事吃饭,谁也别碍着谁。这种模式在野蛮生长的年代,确实能跑出来几个靠着`瞎积薄发`的幸运儿。
但现在环境变了,整个世界经济就是个大型蛊盆,所有人都在里面互撕。你还在玩个人英雄主义,人家直接开着航母战斗群来你家鱼塘炸鱼了。
山东的觉醒就在于,它想明白了,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,现在是军团战。
以前一个山东企业,可能只是一个单独的玩家角色。现在山东要干的,是把潍柴这种“链主”企业培养成一个服务器里最顶级的MT(主坦克),然后一堆“专精特新”的中小企业,就跟在后面当DPS(伤害输出)和治疗。政府呢?就是那个又当GM又当公会会长的角色,负责发装备、给任务、清小怪,谁敢捣乱就直接封号。
这个局的核心,就三个字:不让你死。
首先,是“链上攻坚”,翻译成人话就是:逼着你把一个技能点到满级。
这个世界上最怕的不是全才,是偏执狂。
很多企业都想做大做强。都想搞生态。都想建立自己的闭环。
但现实是什么?
现实是你的钱够吗?你的人才储备够吗?你的市场认知够吗?
别闹了,大部分老板的银行卡余额,还没人家的应收账款小数点后面的零头多。
所以山东企业的玩法特别实在:与其十个技能都只有10级,不如一个技能肝到99级。就像海特电子,它不干别的,就把一根8毫米的铜棒,给你拉成比头发丝还细的0.05毫米铜丝,长度15万米,纯度还嘎嘎高。
这玩意儿听着是不是很变态?但这就是核心竞争力。当全世界都需要这种极限的铜丝,而只有你家能稳定量产时,你就是规则制定者。这就好比打游戏,所有人都在追求酷炫的AOE技能,就你一个人把“平A”这个技能点满了,结果一刀下去,BOSS直接血条清空。什么花里胡哨,在绝对的单点极致面前,都是扯犊子。
金晶科技玩玻璃也是一个路子,别人还在卷普通玻璃,它直接把玻璃拉到26米长,搞超白超大。这些东西就像武林高手的独门绝技,轻易不外传,一出手就要命。
这种“择一米宽、掘万尺深”的打法,就是产业链的基石。你得先有几个能镇得住场子的“武林盟主”,这个局才能攒起来。
其次,是“链上谋变”,说白了就是:不光要拉着你打怪,还要带你提前蹲在新地图的刷新点。
今天的产业布局,决定你明天是吃肉还是吃土。
山东这波操作,骚就骚在它不光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卷,还在一些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新赛道上玩命下注。
比如在肥城一个废弃煤矿里,愣是给你“长”出来一个搞钠离子电池的新能源公司。火箭发射这种事,以前都是国家队玩的,海阳市直接搞“前港后厂”,把发射场变成产业园,火箭在工厂组装好,出门直接点火上天,玩的就是`快种快-收`的极致效率。
这背后是什么逻辑?
是利益相关方博弈。对于【政府】来说,废矿、荒地都是负资产,能盘活一个就是一个,还能创造税收和就业。对于【公司】来说,这种新赛道意味着更少的巨头和更多的政策扶持,是换道超车的好机会。对于【用户】(产业下游),这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更便宜、更高效的储能和运输方案。这是一场典型的增量价值创造,不是在存量市场里抢别人的蛋糕,而是把蛋糕本身做大。
更绝的是集群效应。一个机器人产业,一个政策下去,产量暴增70%。一个功能糖,禹城能聚集40多家企业,从玉米给你干到结晶果糖,一条龙服务`喂到嘴里`。这就像开网吧,你自己开一家,拉网线、买电脑、搞装修,累死累活。人家直接建个电竞中心,所有设备、网络、配套服务全给你搞定,你拎包入住就行。这种产业集群,本质上就是把企业的试错成本和运营成本降到最低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,“链上共生”。
一条健康的产业链,绝对不是大树底下寸草不生,而是搞成一个热带雨林,啥玩意儿都能在里面长。
咱们都知道,一个大哥身边得有一群小弟才能叫社团,不然顶多算个比较壮的个体户。
山东的逻辑就是,“链主”这个大哥负责在前面砍人、接单子,后面几百个专精特新“小弟”负责磨刀、送药、打辅助。临工这个工程机械的“链主”,身边围着300家配套企业,号称“邻居式”协作。啥意思?我这边刚画完图纸,吼一嗓子,七八分钟后隔壁厂的工程师就跑过来对接了。
这种效率,哪是跨国供应链能比的?这就好比打拳击,比的不是谁拳头硬,是谁更会抓节奏,在对手喘气的瞬间,给他一记又准又狠的闷拳。这种极致的协同效率,就是山东产业链的“闷拳”。
当然,光有企业自觉还不够。政府的角色至关重要。山东政府在干嘛?搭台子。
它搞“四链融合”,把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这四个轮子给你焊到一辆车上。实验室里的技术成果,不再是锁在柜子里的论文,而是通过各种研究院、验证中心,直接送到工厂车间。工厂遇到的技术难题,也能立刻反馈回实验室。
这套机制,就像给一个瘫痪的病人接上了全身的神经网络。让大脑(科研)能指挥手脚(生产),手脚的感受也能立刻反馈给大脑。整个产业的财报,就像一份越来越健康的体检报告,虽然P得不一定好看,但肝上的阴影是真的在变小。
所以你看,山东这盘大棋,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互联网黑话,也没有一夜暴富的创业神话。
它就是用最朴素、最务实的逻辑,把政府、大企业、小企业、科研机构所有人的利益都捆到一条船上。船翻了,所有人都得喝水。船开了,所有人都有肉吃。
这才是实体经济最真实的底色,它不性感,甚至有点笨重。但它稳。
当我们在为一个个风口上的猪惊叹时,别忘了,真正撑起一个国家经济脊梁的,往往是那些在你看不到的地方,像精密齿轮一样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,协同运转的产业巨兽。
而山东,正在努力成为那个最懂得如何喂养和驾驭巨兽的狠人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配资公司平台,股升网配资,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