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劳服中心举办“探非遗魅力传京城文脉”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非遗文化体验周活动,组织交道口、北新桥、东四、安定门街道共计80名退休人员“沉浸式”感受燕京八绝、传统技艺与数字科技融合的非遗文化魅力,以“参观+互动+实践”模式搭建非遗传承与社区生活的连接桥梁,为古都文脉传承注入银发活力。
PART.01 非遗盛宴
从宫廷技艺到市井匠心
进入场馆,映入眼帘的新潮兔儿爷影壁墙与四合院庄重古朴、幽静典雅的反差感形成强烈视觉冲击,让人不禁赞叹“一进门就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”。
展开剩余88%活动在讲解员的生动介绍下正式开始,大家参观了燕京八绝非遗展品,逐一了解景泰蓝、玉雕、牙雕、雕漆、金漆镶嵌、花丝镶嵌、宫毯、京绣等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。
面对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非遗作品,大家不时驻足凝视,对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赞叹不已,纷纷表示“这些老手艺真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,以前只在电视上见过,今天终于亲眼看到了真品”。
PART.02 传承有声
银发力量点亮文化新韵
参观结束后,最受大家欢迎的非遗制作环节正式开始,各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在讲师的讲解中,沉浸式体验了不同的非遗项目。
在中药艾草锤制作环节,讲师向交道口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详细讲解了艾草的药用价值、选材标准及传统制作工艺,并演示了填充艾草、包裹布料、固定造型等步骤。当一个个散发着艾草清香的手作艾草锤完成时,大家脸上都洋溢着成就感与幸福感。
北京扎燕风筝体验活动中,北新桥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在讲师的逐步讲解下,专注地搭建竹篾骨架、裱糊宣纸,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扎燕风筝跃然手上。
在非遗宋锦珍珠画的创作现场,东四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以色彩艳丽的宋锦为底,用珍珠勾勒出传统纹样,互相交流技巧,让非遗手作承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
非遗螺钿玉兰花画制作活动中,安定门街道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在讲师的讲解下,手持细小螺钿片打磨粘贴,在光影流转中体会“慢工出细活”的宫廷美学,亲手完成了一朵朵温润光泽的玉兰花摆件。
首周活动圆满结束,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、展品鉴赏和沉浸体验的形式,让退休人员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非遗文化脉络。许多参与者表示,活动不仅充实了银发生活,更让大家感受到传统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活力。
劳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将持续聚焦退休人员精神文化需求,推出更多接地气、有温度的文化活动,让非遗传承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,共同营造老有所乐、文化惠民的良好氛围。
PART.03 古韵东城
记录最美笑脸中
“古韵东城”2025年东城区社会化管理退休人员书法绘画摄影展以“传承文化根脉、展现时代新貌”为主线,通过组织采风研学、文艺培训、作品征集评选及线上线下展览等活动,展现退休人员“老有所为、老有所乐”的银龄风采。
劳服中心将持续安排北京中轴线、红色文化、大运河文化带等地采风,手机摄影、合唱等培训,线上线下书法绘画摄影展,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功能核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银龄力量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平台,股升网配资,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