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国庆反向旅行攻略#
月饼凉了,人心暖了:一场中秋消费的理性回归
今年中秋。月光依旧。月饼却卖不动了。微博热搜上。这个话题阅读量破亿。网友吐槽。太甜。太腻。包装太多。价格太贵。
数据显示。月饼产量预计从去年32万吨降至今年30万吨。销售额从220亿元缩至200亿元。礼盒团购订单下滑高达35%-40%。有的兼职生被逼垫钱买15盒月饼。近3000元压力瞬间落在年轻肩膀上。
但市场真的遇冷了吗?或许。是热度转移了。
消费者走向散装月饼区。简简单单的油纸包装。十枚仅售19.9元。抖音上。36.48%的月饼销售来自10元以内产品。56%的消费者关注原料健康。低糖五仁月饼成交额猛增45%。这不是拒绝中秋。而是用味蕾投票。
礼盒价值被重新衡量。一位浙江月饼企业负责人坦言。团购靠老客户勉强支撑。标价128元的木质礼盒。团购价跌至90元。消费者不再为华丽包装买单。更愿选择实用海鲜礼盒。自由组装。均价四五百元。一条鲳鱼。寓意红红火火。比月饼更受年轻人青睐。
中秋的仪式感没有消失。只是换了载体。
夜晚起飞的“赏月航班”搜索量增长97%。江西明月山成为打卡胜地。评论量上涨3倍。年轻人着汉服。佩香囊。游园赏月。搜索“灯会”的用户中。00后超过40%。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完美融合。
企业也在适应新节奏。五芳斋推出“随心配”定制礼盒。稻香村开发低糖荞麦月饼。盒马推出黑松露口味。定价亲民。主流礼盒价格区间从去年80-280元。收缩至70-220元。500元以上礼盒基本退出市场。
这背后是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。
盘古智库研究员江瀚指出。礼品市场从豪华走向实用。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。而非单纯品牌效应。丽达购物中心总经理顾冰观察到。年轻人倾向简约低碳消费。不愿为华而不实的包装付费。
中秋的核心从未改变——团圆。
只是团圆形式更加多元。异地亲友通过“云赏月”共享月光。网购直达的礼物。代替舟车劳顿。家庭聚会从礼盒攀比。转向共享一桌简餐。一位退休老人说。女儿不回家过节。但网购月饼准时送达。路费变礼物。账算得明白。情感却没打折。
月光千年如一。承载它的容器在变。从帝王祭月的青铜器。到文人赏月的白玉杯。再到今日的搪瓷碗。重要的是。里面盛放的都是同一片清辉。同一份牵挂。
仪式感不必昂贵。真心才最珍贵。
配资公司平台,股升网配资,股票配资公司行业门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